汽車已經是我們現在生活的必需品,很多消費者可能為了追求性價比而選擇二手車和4S店的庫存車。當然,如果質量好的二手車是非常劃算的。但是,二手車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一定要有絕技,練習火眼金睛,像魚水一樣買好車。
今天我們就來教大家幾個快速鑒別肇事車的方法。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事故車。百科全書說:事故車是指非自然損失的事故,造成車輛損傷,機械性能、經濟價值下降的車輛。事故車一般是指有結構性損傷的車輛。同時,浸水車、火車等也屬于特殊事故車。一般來說,發生重大交通事故或浸水或燃燒造成的車輛損失,重新裝修繼續在市場上銷售的車輛!
第一,掌握靜態。
觀其言知其行,首先從靜態外觀開始!
看汽車油漆,一般汽車油漆厚度約為90um,而且全身厚度一致,需要用專業工具檢查,沒有工具可以根據車身是否有油漆列的橫等判斷。
看玻璃,根據汽車制造的年月,根據玻璃的年月,當然,要多看幾張如果只是汽車玻璃被打碎的話,也有可能不同。
從發動機艙來看,發動機艙的禮物基本上每個螺釘的固定都有標記,如果有變更,可以看到如下圖所示
看到連接間隙,工廠的各部分間隙均勻,緊密貼合車身,如圖所示
從裝修磨損來看,一般來說,二手車最不可靠的是汽車行駛距離,現在業者可以降低公里數,但車內磨損是真實的,如圖所示,這是正常使用4年行駛42000公里的磨損狀況。
看門連接處:事故車更換門是常見的情況,從門連接處判斷門是否更換,看圖
從發動機艙來看,發動機艙一般是灰塵沉淀,油泄漏、油污嚴重、螺釘缺損等,首先確定的是車輛狀況不好。另外,一部分連接部稍微變形等,說明發生后的事故!
從車身的焊點來看,我們需要打開門的膠帶等,檢查車的焊點出來,一般的車身是整體的沖壓,事故車會出現不規則的焊點。同時,膠帶的老化程度也縮短了車輛的使用年限,是否發生過燃燒和浸水等。
檢查底盤,底盤框架是車輛安全部分的重要表現,事故車輛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皺紋和新的焊點處理。
4S店和保險公司調查修理記錄,一般發生事故有保險記錄,4S店也有修理記錄,但這是不確定的。有些業主只買了交通保險,或者沒有選擇4S店的修理,直接處理給汽車經銷商,汽車經銷商自己修理!但是,調查還是要調查!
除了以上方法,還可以通過輪胎的制造年份、四個輪胎的品牌圖案、行李箱和車內地板下是否生銹來判斷。其實,不能確定是否是事故車,要綜合起來,從細節出發!
二、觀察動態。
除了在車輛靜止的情況下進行檢查外,還要和買新車一樣試乘。
試乘是一項技術性的工作,經驗豐富的司機可以通過試乘來判斷剎車、油門、異常噪音、方向盤的感覺等來判斷汽車的好壞,也可以通過聽、摸等來判斷是否是事故車。
三、保持心情。
那么萬一不小心買到了肇事車怎么辦呢?
與4S店和業者協商處理。
其實這也是我們首先能想到的,但是問題來了,真的能協商成功嗎?根據實際案例,基本上協商解決這種問題的可能性很小,一般進入第二個程序!
辦理法律手續:
案例如下:
2014年5月7日,劉某在濟寧某汽車銷售公司購買了家用轎車,價格為12.8萬元。
2014年6月26日,劉某的新車和三輪車有點摩擦,在去修理點檢查的時候,發現車被涂了。然后劉某找到一家銷售公司進行談判,該公司承認該車已噴漆,隨后劉某向山東省消費者協會投訴,但投訴失敗。
2014年11月3日,劉某發現該新車在特約店銷售系統中另有車主,屬于二次銷售車輛,劉某再次找到汽車銷售公司談判,當時雙方協商未果。最后,劉起訴濟寧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
法庭審判。
法院審理認為,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在向劉某銷售車輛過程中隱瞞曾經銷售給他人的事實,構成銷售欺詐,應對消費者承擔欺詐賠償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55條第1款的規定,作出一賠三的判決,成為全國首例私家車一賠三案。
這也是我們作為消費者保護自己權利的方法,但這條路真的很難走。
請告訴我購買車齡較長的車時,首先進行全面檢查,補充或更換車輛的各種油液和輪胎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總結:在購買汽車的過程中,無論是新車還是二手車,都有可能遇到事故車輛。我們希望消費者隨時擦亮眼睛,保持冷靜,不要只追求低價。記住保留所有文件、收據等資料,發生問題是維權舉證困難。
本文由網上采集發布,不代表我們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birchnaturopathic.com//a/gujia/412.html